他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采煤班长,17年来摸爬滚打在井下生产第一线,从事最为艰苦的工作;当班长10年来,他所带领的班组杜绝了轻伤以上事故,月月完成矿、队下达的生产任务,带领工友创出了班组安全生产10年的奇迹;他数十年如一日默默躬耕于煤海,用无悔的汗水诠释着一名采煤班长的责任和使命,用脚踏实地的奉献为百米巷道增添了一抹亮色。他就是连续两年被评为公司“十佳”班组长、先进生产者,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采煤二队的党员班长张华建。这个40岁的汉子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情了采煤战线,把大好年华全都奉献在了采煤一线。
干就要干出样子
从下井的第一天起,张华建就告诫自己:尽快掌握技术,时刻注意安全。工作中,身高力不亏的他,干活从不惜力。他虚心向老师傅学习各项安全技术;工作之余,一头扎进书堆里,学习煤矿安全生产方方面面的知识技能;工作中摸门道、找诀窍,很快练就了“十八般武艺”,成了队里的生产骨干,不仅领导和同事对他刮目相看,师傅也夸他肯吃苦、悟性高。没多久,能够独当一面的张华建就被任命为生产三班班长。作为班组的领头雁,他上班走在前,工作干在先,下班走在后,处处用心思。“不干则已,干就要干出个样子。”张华建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达作业现场,及时了解工作面的生产情况和现场条件变化,合理安排当班工作。一年365天,他几乎天天如此,很少有休班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不仅要搞好安全生产,更要带出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尖兵团队。
处处细心护安全
当了班长后,张华建更是把“安全”二字时时放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在井下作业,安全生产是头等大事。”这是张华建常挂在嘴边的话。对安全的重视,对工友的牵挂,是他坚持巡查安全隐患的不竭动力。“处处细心,防患于未然”是张华建做好班组安全工作的法宝。张华建班有40多人,战线最长的时候有2200多米,平均也有1000米。当班长10年来,张华建坚持每隔一个小时巡视一次,每班巡视9次。10年,他巡视的距离就超过3.6万公里,相当于绕行赤道小半圈。巡视时他检查得很细,从不放过每一个疑点。去年7月,张华建在进班首次巡视时发现后溜子刮板上的几个螺丝松了,若不及时处理,一定会出现溜子断链子现象,他马上用随身携带的扳手固定了螺丝。像这样的安全隐患,张华建每班都能发现两三个。也就是因为细心,张华建在多年的班组管理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张华建的方法,逐步提炼了“严、细、活、实、控、恒、析、效”的八字安全管理法,并坚持把这些管理方法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他组织职工掌握操作规范,提高自我保安技能,使该队班组建设的工作内容更为充实,形式更为灵活,采煤二队也成为该矿质量标准化工作一面鲜红的旗帜。该班组也创造了班组安全生产10年的奇迹。如今,他的八字安全管理法已成为采煤二队班组管理的“安全指南”,他也成为队领导眼中“最放心的班长”,工友们心中“最信任的班长!”
拼搏实干做表率
在采煤面摸爬滚打多年,培养了张华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良品格,急、难、险、重任务,他更是冲在前、干在先,以实际行动给职工做出了表率。去年12月份,在一次班前排查时,张华建在82架处发现了一块长约1米多、宽约2米多的煤块。由于受到顶板压力的震动,即将片帮,他立即通知工友撤离,自己拿着钩钎对现场进行找顶、找帮。随后,他凭借多年的经验果断对顶板即将片帮的煤块进行了处理,从而平避免了一起伤人事故的发生。面对当前煤炭市场的严峻形势,除了工作上做好表率,张华建经常利用进班会向班组职工讲形势、谈任务,把煤炭企业形势同目标任务有机结合,带领班组职工从生产工作面抓起,深入开展“节支降耗”活动,工作面维护、材料管理等方面从严从细要求,从一颗螺丝钉抓起,要求全班组职工爱护设备,珍惜劳动成果,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团结协作,拧成一股绳,与企业共渡难关。(中国安全生产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