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煤炭新闻网: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对症下药抵御煤炭市场寒流
日期:2015-08-31   信息来源:中煤集团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价格持续下滑的严峻形势,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严格按照公司领导提出的“打一场降本增效人民战争”的要求,针对矿井实际困难,继承和发扬“南泥湾精神”,艰苦奋斗,积极自救,广泛动员,对症下药,全力以赴抵御煤炭市场寒流,积极采取“五项措施”,确保实现“五个增效”,先后克服了矿井地质条件复杂、安装拆除工作量大、深部开采、断层多、压力大等诸多困难,在吨煤平均售价比年初下降100多元、职工总人数比年初减少59人(含铝厂分流49人)、三个主采面全部有断层、安装拆除7个工作面、压缩成本9885万元的困难情况下,圆满完成了各项阶段性指标任务。

科学组织生产,实现增产增效。一是开展“降低事故率、提高开机率”活动。万吨事故率为0.89小时/万吨,比去年同期1.17小时/万吨低0.28小时/万吨,全矿月度生产影响时间由70多个小时降到20多个小时,7月份万吨事故率为0.09小时/万吨,设备故障率为零,采煤一队、采煤三队连续两个月事故率均为零,采煤二队7月份事故率为零,创历年来最好水平;二是优化生产组织。在采煤二队推行了“4767”劳动工作制,创出了月产原煤22万吨的较好水平;三是坚持正规循环。矿专门下发了各采煤队、综掘队正规循环作业的管理规定,对各采煤队、掘进队每个小班割煤刀数、掘进进尺等都进行了明确,有效提高了工时利用率,生产计划的兑现率达到了90%以上,基本做到了均衡生产;四是坚持一次做好。牢固树立“上道工序为下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是上道工序用户”的理念,所有工程都必须一次施工到位,杜绝二次投入,杜绝返工活,干一项工程就要成一项精品工程。从而形成相互制约的良性机制,真正实现现场管理的“无缝对接”,确保“一次做好”落到实处。

坚持技术革新,实现创新增效。一是新老井提升一体化。对煤流系统进行优化,在新东四-400水平采区下部安装分煤器,实现了新老井之间煤流系统的相互调节、相互补充,为缓解新老井系统运煤紧张发挥了较大作用;二是矿井水综合利用。在西风井井底-181水平建一个水仓蓄水,利用高差产生的压力将水供至各防尘管网系统,从-400引用到-650、-850,每年可节约水、电及人工费用约110万元,实现了低碳、环保、节能;三是用好“煤炭置换体”。将遗留在后溜和老塘之间的煤炭置换出来,采用新型端头放煤支架和过度支架,增加了两道和工作面顶煤的回收率,在动用相同储量的情况下,一年可多回收煤炭50多万吨,相当于每年少投入一个煤巷掘进队,减少掘进量3000米;四是实行“先喷后锚”。减少矸石出车量,节约喷浆料30%-40%,单进水平提高10%,每米巷道节省232元,全年节约资金约70万元;五是研制使用气动调车机。共减少9名把钩工,每年节约人工成本45万元,不仅避免了人员操作带来的隐患,保障的安全。

强化材料管理,实现降本增效。一是完善材料消耗定额。年初,根据各单位全年的生产计划,结合消耗定额测算出各单位总的材料消耗指标,将全矿材料费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分解落实到各单位,并制定了具体的考核办法,实行刚性考核;二是不断优化库存结构。目前矿已经对采掘单位的工具房及井下现场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清查,下一步对采掘工具房进行清理,将常用材料由供应科集中管理,原则上采掘工具房内不得存放常用材料,规定常用材料储备量不超过三天的使用量,大大减少了材料的库存;三是实行材料消耗预警。每月对全矿及各单位材料费完成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对预计要超支的单位发出预警。特别对大型材料,每季度进行预警,防止材料超计划使用;四是强化材料跟踪管理。每周下达材料回收指标,细化回收项目,每月下达材料、设备修旧利废指标,月底考核兑现。先后完善了12项管理制度,建立了井上、下6处材料回收修复场地,坚持有旧料不用新料、交旧领新制度,扩大材料回收品种,交旧领新的品种从原来80种提高到了95种,井下回收品种达到125种。今年以来,该矿工作面顺槽掘进全部使用旧钢管和旧管接头,18公斤和24公斤轨道未新投入,全部使用修复的旧轨道,电缆、皮带、铁棚等大部分用旧材料代替。废旧物资回收1083.23万元,超计划458.23万元,同比增加384.84万元;修复利用完成995.58万元,超计划445.58万元,同比增加384.05万元。

严格灰分控制,实现提质增效。一是实行“超灰扣产”连责考核。除对采煤队三大员挂钩考核外,增加对跟班队长的挂钩考核,煤巷掘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控制层位,严禁随意破顶底板。今年共下发煤质考核通报18次,下发煤质警示报告10次,对三个采煤队共奖励4129.5元,罚款7.56万元;二是严格放煤管理。继续推行放煤产量上下限管理制度,循环产量上限保煤质,下限保资源回收率。今年矿井采区回采率完成84.5%,比公司下达的指标79.6%高出4.9个百分点,“三量”及可采期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三是实行煤矸分流。掘进八队施工的8519溜子道,由于受落差14米、长160米断层影响,迎头出现全断面矸石,该矿积极采取措施,实施了煤矸分流技术,避免了每天有100多车矸石直接进入煤流系统,提高了原煤煤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四是做好配采工作。合理确定工作面7号煤和8号煤的回采配比,8号煤硫分高,对煤质影响较大,将8号煤产量作为配采,控制在总产量的20~33%,防止煤炭硫份超标。

优化人力资源,实现减人增效。一是清理采掘队辅助人员。在去年对采掘单位进行定编定员的基础上,今年又对采掘单位的值班人员、下料人员进行了清理,共清理30人补充到生产岗位;二是清退保安、保洁等人员。对乙类派遣工、保洁等劳务工实行规范化招标,尽量减少人员,杜绝人力资源浪费。今年共清退保安、保洁用工59人,严格控制生产单位借调劳务工;三是实行无人值守。全矿20条主运皮带和23台给煤机实现了远程监控,6部运人猴车实现了无人值守,减少用工136人;西风井35kV变电所与扇风机司机两个岗位合二为一,新井压风机房、-400、-650、-850水平中央泵房逐步实现有人巡视、无人值守,共减少用工11人。目前已经对地面车棚安装了监控探头,将看车棚的人员替换到生产辅助岗位,将生产辅助岗位的劳动力补充到人员紧缺的岗位。(中国煤炭新闻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