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严峻市场形势,中煤集团大屯公司拓特厂团委积极发挥每一名团员青年的聪明才智,从挖内潜、降成本、增效益入手,引导他们大力开展小革新、小改造、小设计等活动,大力推进降本增效。去年以来,已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达20余万元,形成了人人争当“小改小革、技术创新、节支降耗”排头兵的浓厚氛围。
张兴荣:小刀具改出大效益
该厂金工车间是机加工车间,也是使用刀具的大户。车间团支部书记张兴荣介绍说,少则二三十,多则几百元的一把刀具,磨几次就扔掉了实在是可惜,以一个月为例,车间废旧刀具约有80-100把,职工领用刀具费用平均一个月有500-800元/人,这是很大的一笔费用,但是废刀具回收后只能交废品库当废铁卖,这样算来每把废刀具回收价值平均仅几毛钱。
他与车间团支部成员一同研究制定改造方案。随后,一个“大胆”的设想在张兴荣的大脑里产生。征得相关领导同意后,他组织实施了改造。他们通过改进刀具装夹方式和刀具的几何形状,由原来的两刃刀具改为四刃刀具,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每年能为车间节约费用约近4万元。
杨烈福:小工具解决大问题
支架车间在装配液压支架前梁和尾梁时,通常是一人扶住一人用大锤砸,这种工作方式不仅安全上没有保证,而且工作效率也很低。
这该怎么办?问题摆在了青年班长样烈福的面前。
为此,他利用工余时间积极进行研究实验,设计制造了一种专用的装配工具,这种工具就是根据压缩机的原理,将待装配的缸筒和活塞杆放在机器的平台上,利用另一个千斤顶的伸缩,将待装活塞杆压进缸筒内,有了这种工具不仅定位容易,而且减少了人员支配,同时减少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也增强了安全系数,每年可为车间创造经济效益6万元。
马童童:小点子催生大智慧
铝板带厂高压电机电压等级为10000V,其线圈制作需采用扁铜线热压成模,在成型过程中对温度的要求很高,车间的传统温度控制采用人工实时监控,费时费力且温度峰谷值差距在40℃-50℃,误差较大。为此,马童童多方面向其他技术人员请教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制作了高压电机线圈热压模自动温控装置,该装置可将温度控制在线圈所需温度误差范围内,在设置加热时间内自动控制温度,大大降低了温度峰谷值误差。该加热装置采用XMT-541 E 0-400型数显温控器,连接控制旋钮和接触器完成通断电,并采用新式加热管代替老式加热管,新式加热管在断电后可迅速停止继续升温。高压电机线圈热压成型时,温度设置为175℃,当探头检测到线圈温度达到190℃时,系统自动断电停止加热,待线圈温度降到170℃时,系统得电继续加热,将温度精确控制在170℃-190℃。
马繁军:小改进演绎大创新
热镀车间在对工件进行热处理作业时,起吊高温工件时一直都是使用钢丝绳吊具,由于工件出炉时温度比较高,一般都在800-900℃左右,对钢丝绳的伤害很大,钢丝绳中的纤维绳芯容易被烧坏,钢丝容易退火、氧化,一段时间就会变脆,很容易断丝,最后导致钢丝绳快速报废。针对此难题,该车间青工马繁军进行了研究,查找了大量资料,采用了耐高温耐腐蚀的链条锁具来代替钢丝绳,链条索具是以金属链环连接而成的索具,突出特点是耐磨、耐高温、延展性低、受力后不会伸长等。于是他给车间领导建议申请购置了吊环、卸扣、链条、开口吊钩等标准件,根据资料对这些东西进行组装,做出了适合热处理专用以及针对各种工件热处理作业时的多种吊具。 此项改进每年为车间节省费用至少在3万元左右。(中国煤炭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