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中国煤炭报:来之不易的国际项目管理样本——建安集团九十二工程公司建设蒙古国UHG选煤厂项目小记
日期:2014-03-21   信息来源:中煤集团

 

2013年,对于中煤建筑安装工程集团九十二工程公司蒙古国UHG选煤厂项目部来说,是大丰收的一年,不仅把鲁班奖捧回了家,该项目部的QC小组还捧回了“2013年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成果二等奖”。

“我们当初选择这个课题是想将我们在海外与外国政府、企业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和经验总结出来,给后来者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样本,让他们少走点我们走过的弯路。”九十二工程公司副总经理、UHG项目经理王志勇说。

寻找存在的差异

UHG选煤厂项目的业主为蒙古资源能源公司(蒙古国),设计及管理公司为赛吉满工程技术(北京)公司(澳大利亚),作为承建方的九十二工程公司,在与这两家公司的合作中,经历了漫长而辛苦的磨合期。

澳大利亚在煤矿建设上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都属佼佼者,同样也是对煤矿建设及开采环保要求比较苛刻的国家之一。王志勇直言,与澳大利亚的公司合作,执行澳大利亚的安全、管理、施工等标准,对九十二公司来说是一次挑战,但同时也是一个接触国际先进标准的机会。

在国内始终处于矿建第一梯队的九十二工程公司在与澳大利亚企业合作过程中,遭遇了对国际合同管理要求不熟悉,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一度使九十二工程公司UHG项目部不得不暂缓施工,一次次调整施工计划,与管理公司不断沟通、提供模拟演示报告。

在与国外公司的磨合过程中,UHG项目部的QC小组通过收集和查阅国内项目管理的具体现状和国外项目管理要求等相关资料,结合UHG项目部实际情况及国际项目管理流程,从安全管理、技术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合同管理四个方面进行了对比。同时,针对国内公司在国际项目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

“我们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发现,导致我们在设计、施工过程中被合作方‘挑刺’的主要原因是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方法落后,对国际施工质量要求不熟悉,施工工艺落后、机械化程度低,进度管理手段不先进。”UHG项目部技术员,同时也是QC小组成员的罗亚彬说,“过去经常提及的项目管理资金投入少,现场文明施工管理不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对国际合同管理要求不熟悉,项目管理团队成本意识淡薄,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问题,并不是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

UHG的项目负责人表示,像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等,早就与国际接轨,差距非常小。

“一个安全带的使用,就看出了差距,在参加UHG项目建设之前,大部分的工人认为只要挂上安全带就是安全的,没有意识到安全带的高挂低用等安全规定的作用和意义。”王志勇说。

先进的理念技术学过来

针对施工人员对现场安全规范认识不全面,对安全规定理解不透彻,安全意识淡薄的情况,UHG项目部除了将合作方的安全培训规程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外,还将国外其他先进的安全管理办法作为培训的附加内容。

UHG项目部还要求:新入场职工必须接受三天及以上的安全培训,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试。考试合格者,发放安全帽贴标识牌,有标识牌,才可以进入施工现场;不合格者则继续接受培训,直至考试合格。

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位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工作卡。违章一次,工作卡打一个孔;违章两次工作卡打两个孔,并罚款;违章三次打三个孔,被禁止进入施工现场。

在设备调试期间,施工现场的每位职工都要配备一把红锁。在可能运行的设备区域施工时,必须同时将配电室相应的设备开关上锁,作业完成后再将属于自己的红锁打开。

UHG项目部还制定了一个以作业安全与环境分析为主要内容的表格,让工人在作业前,填写作业时间、作业地点和作业描述,并判定此项作业是否有风险。一旦发现有重大风险,则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如存在一般风险,需将现场存在的问题及情况分析填写在表格上。

“澳方公司有着30年安全生产无事故的成绩,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更人性化、针对性更强、更适合现场管理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所以我们在安全方面下的工夫最多,提出的要求也最多,当项目结束时,做到‘百万工时无安全事故’后,大家都觉得之前的付出是值得的。”罗亚彬说。

UHG项目的建设、管理中,QC小组还获得了一项发明专利《一种百分表座》和一项实用发明专利《钢结构吊耳》。

“其实,我们与国外的企业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因为设备工艺这些硬件上的差距,而是理念上的差距。通过UHG项目,我们找到了差距,转变了理念,也提高了自身的国际项目管理水平。”王志勇说。 (记者 任珺王   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