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煤大屯公司姚桥煤矿在7719工作面主切眼施工过程中,减少排矸1500车,用煤矸石成功置换出煤炭1500余吨,增收效益近60余万元。进行“煤矸置换”在大屯公司是第一次,对该矿来说是一次创新,也是一次节能减排大手笔,可谓是点石成金。
就是敢打硬仗
在一个骄阳似火的下午,笔者走进姚桥煤矿掘进八队,采访了刚刚升井的该队队长王磊,他用毛巾擦了一把脖颈的汗水,坐下来,连口水也没顾上喝,就和笔者聊了起来。
“我们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想方设法把主切眼的底煤回出来,再用矸石回填进去。”王磊队长说得很认真,“虽然有困难和风险,能减少煤矸石排放量,还能回收煤炭资源,我们要迎难而上,打胜这一场节能减排的硬仗。”
该队在7719工作面主切眼施工过程中,由于受逆断层影响,原巷道煤层进入切眼底板,切眼刷大施工将过全岩、半煤岩段近48米,不仅给生产造成困难,而且还使主切眼平均4米厚的底煤无法回收。针对这一现象,该矿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了技术例会,对现场情况和技术数据进行了全面分析,最终决定采取煤矸置换的方法先对主切眼底煤进行回收,然后将副切眼刷大后的矸石回填至主切眼底煤回收坑内,可以解决1500车煤矸石不升井。
“我们队是煤巷施工,还要干岩巷的活,困难可想而知,好在我们张明才书记是干岩巷的行家,困难才迎刃而解!”王磊队长往椅子背靠了一下,微笑的脸上写满真诚,“我们队是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好这一仗!”
打有准备之仗
该队根据可置换的64米底煤,计算出副切眼断面、全岩段、主切眼回收煤炭后的坑洞,正好可以将所有矸石回填完,矸石不需要进入煤流系统。编制了煤矸置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为实具体施工做足了技术准备。在施工过程中,该矿领导带领相关技术科室人员盯靠现场,对出现的施工难题或安全隐患及时给予纠正和提供技术帮助。他们采取锚架联合支护,先将两帮棚子用顶钢带配合螺纹钢锚杆锚注加固,防止主切眼底板挖坑时棚子倒塌。在将回收底煤分为三段回收,先将耙装机安装在距切眼下口40米位置耙装机后跟40溜子,采用分层放松动炮回收底煤。由扒装机将长20米、宽3米、深度4米的底煤扒装并升井,再用溜子将副切眼刷大后的矸石回填至主切眼底煤回收坑内。
在给挖出煤的大坑安装护栏时,班长宫传海就为坑边50公分的过道加上了安全“锁”。他带领职工,利用施工现场的旧钢管,给煤坑的边上扎上牢固的架子,再连接上方格网,形成一道铁丝网墙。不仅安全防护效果好,还可以重复使用。
为了让充填矸石的底板牢固不塌陷,该队就用风镐把大块的矸石全部打碎、夯实,为后续工作创造了条件。该队干群攻坚克难,仅用10天就顺利完成了煤矸置换任务,施工中没有出现一例破皮伤。(中国经济网 、中国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