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8日,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揭牌成立,这是中煤集团与山西地方煤炭企业最大的一次煤炭资源整合。这次资源整合,曾经被国内各大媒体关注和热议,也承载着集团公司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深深期盼与殷切厚望。新公司正式组建一年来,到底运行效果如何,发展得怎样?让我们一同走进金海洋,静静感受她的发展脉搏。
在日前召开的山西省企业联合会、山西省企业家协会第二十一次年会暨双优表彰大会上,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有限公司再次走上领奖台,被授予2010年度“山西省功勋企业”荣誉称号。沉甸甸的奖牌,不仅是对中煤金海洋公司转型跨越发展成绩的肯定,也充分印证了省委、省政府实施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战略的重大意义。
一年来,中煤金海洋公司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建设安保型矿井示范区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跨越发展的决策部署和一系列工作要求,牢固树立“以煤为基、煤电结合、循环集群、科学发展”理念,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砥砺奋进,实现了公司业绩稳定增长,全年累计生产原煤758万吨,实现利润6.37亿元,上缴税费7.6亿元,安全生产积极保持零死亡纪录,被国务院国资委誉为“中央企业和民营企业重组整合最成功的企业”,同时被授予“山西省谋跨越促转型立功竞赛集体一等功”“山西省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朔州市功勋企业”“朔州市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示范企业”“朔州市安全生产单位和纳税大户”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业发力,发展基础更加厚实
面对复杂多变的生产经营环境,该公司通过对行业形势、全省转型跨越发展大势及自身情况的分析判断,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加快、五个加强”的发展新思路和梯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即:以围绕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和建设安保型矿井示范区为中心;加快推进矿井技改工作进度,加快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组织,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全面沟通协调,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一新思路为企业新一轮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插上了腾飞翅膀。
2010年,该公司共完成井巷工程量20780米,完成钻孔250个,目前物探工程已全部完成;各矿的找水工作均已完成,水源井施工正紧张有序进行;矿区供电工程正在按计划施工,其中南阳坡、水泉、史家屯3个新建变电所的土建工程、设备安装均已完工,正在调试;五家沟、台东山矿变电所已开工。
同时,该公司各矿均配齐了“六长”,健立健全了职能科室和各项管理制度,为技改扩能提供了更加有力的组织保障。通过技改,五家沟矿基本形成千万吨级的安全高效矿井;马营、南阳坡矿分别具备了200万吨和300万吨的生产能力。目前,该公司已经完成了生产、机电、通风、开拓、地质、输煤、洗选、发运等环节的整合工作,形成了“四个千万吨”规模,为煤炭生产扩能增量奠定了基础。
非煤蓄力,循环经济再上台阶
在大力崛起扩张煤炭主业的同时,该公司坚持“以煤为基,多元驱动”的发展战略,继续发展非煤产业。其中,永皓煤矸石发电厂完成经营模式转变,实现了自主经营,并正在积极争取电力网前直供的相关政策和手续;与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4×300兆瓦昱光煤矸石发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今年8月前可实现双机投产发电;与华能集团合资的2×1000兆瓦超超临界发电厂,正在办理各项审批手续;与山阴县合作开发的热电联供项目,已经开始为县城输热供暖。
科技兴企,环保先行。8个资源综合利用新项目也将陆续立项上马,其中涉及粉煤灰综合利用的项目有6个,力求全循环、转高端,朝着更节能、更环保、更科学的循环绿色目标阔步前行。其中,硅锰合金厂正在调研谋划向硅钙合金的转产复产工作;2500t/d新型干法水泥厂项目已经开工,各项工程正有条不紊、安全高效推进;新型矸石砖厂正在加紧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升级,努力向低成本、多品种、销路广的方向转变。同时,经过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该公司的引黄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计划年内全部竣工投运。该工程设计规模为每天3万立方米,年引水量近期为1086万吨、远期为2172万吨。将从根本上解决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该公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国家有关部委、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2010年,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纯清率领省四套班子领导,先后两次莅临公司进行观摩调研,对公司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与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由中央党校发起、国家各有关部委及省市县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朔州模式”循环经济研讨会也在该公司举办,公司代表山西省循环经济示范企业作了典型经验介绍,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管理创新,企业经营又添活力
2010年,该公司紧紧围绕改革发展中心工作,健全机制,完善流程,强化管控,降本增效,有效推动了企业朝着规范运作、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
全面梳理了安全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等各项管控制度和工作流程,编制工作纲要,明确了企业的重点工作和创新工作;本着“科学合理、精简高效、一岗多能”的原则,对机关各部门和各二级单位进行定岗、定员、定编,明确岗位职责;全面梳理和整合各产业的法律、财务、管理关系,进一步理顺产权关系和内部管理关系,构建了“简捷、规范、顺畅、高效”的管理体系和运营机制。
为规避经营风险,该公司加强了资本支出计划管理,严格资本性支出和重点建设项目业绩考核,建立公司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了规范的核心业务流程;大力推行财务集中管理,将各二级单位财务机构全部并入公司财务部统一管理;积极推进ERP信息化建设,圆满完成了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上线与运行工作;加强了融资管理,争取到银行给予的综合授信额度97.3亿元,改变了银行短期及长期借款结构,使短期借款余额从14.61亿元降到了8.2亿元,使部分贷款利率从11.16%降低到5.31%,减轻了企业负担。
同时,该公司不断完善集中采购、招投标管理工作,全年完成采购3.53亿元,其中公开招标1.57亿元,询比价和直接采购1.96亿元,有效降低了物资和设备采购成本;密切关注商品煤市场价格波动情况,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和价格,建立产品边际贡献分析模型,从产运销和人财物等各个环节注重节能降耗与增收节支工作,提高经济效益,取得了全年盈利突破6亿元的优异业绩。
落实责任,安全目标圆满实现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该公司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到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的位置,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精神,严格按照《山西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重点工作分工方案》要求,结合公司煤矿技改和生产实际,深化认识,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严防死守,保持了安全生产的良好态势。
领导以身作则,加强安全监管。建立完善了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等一系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公司总部成立了安监局,各煤矿设置了安监站,选拔了专职安监人员和青年安全监督员、群众安全监督员,建立了安全监管网络。把安全教育培训纳入职工素质工程,加强职工岗前培训,全年共培训1495人次,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24人次,并进行了严格考核,做到了持证上岗。大力实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工程,以标准化达标促进安全生产。出台了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对标准化工作的责任划分、目标任务、投入保障、教育培训、监督检查、技术审批、设备管理、应急救援、奖惩兑现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明确了企业生产经营和职工现场作业的“警戒线”。充分利用报纸、网站、标语、橱窗、宣传栏、调度例会、班前会等手段,广泛开展标准化承诺、宣誓、签名等活动,构筑全方位立体式安全宣教大格局,营造“要安全,先达标”的浓厚氛围。该公司还积极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了企业管理效率。将“采、掘、机、运、通”各系统数据录入安全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各煤矿采掘情况和安全状况的实时联网监控;所属单位也均建立了自查自纠制度,按周、按月、按季进行自检自评,使各生产系统和环节始终处于安全生产可控状态。
党群共建,精神文明成果丰硕
按照“支持、参与、配合、服务、保证、督查”的12字工作原则,该公司党委抓班子、带队伍,把方向、谋发展,不断增强党建和文明创建工作活力,为公司转型跨越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氛围。
该公司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党的建设,大力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四强”党组织、“四优”共产党员创建活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符合股份制企业特点、确保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该公司领导班子结合企业实际,适时提出了“和谐、敬业、低调、简单”的工作理念,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低姿态做人,高标准做事,以行动展示作为,用事实说明业绩,进一步提高了思想认识,转变了工作作风,营造出了“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大力实施“双爱双评”活动,进一步规范劳务用工管理,理顺劳务用工关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了和谐有序的劳动关系;不断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改革薪酬制度,提高职工收入,形成了发展依靠职工,职工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格局;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和“金秋助学”活动,全年累计发放困难救助金3万余元、助学资金31万余元,诠释了公司“感动职工、温暖职工、和谐职工”的人本理念
发展生产,不忘回报社会。把工会、共青团、妇联以及企业文化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并逐步深化细化,围绕中心抓共建,三纵三横齐联动,将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同时,该公司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勇担社会责任,全年为周边村镇新农村建设投入及其他各类捐赠达791万元,树立了产业报国、回馈社会的良好企业形象。
大力加强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和谐文化、落实文化建设。积极培育安全文化理念,不断丰富安全文化载体,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的安全立体防线;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与各基层单位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进一步规范领导干部的用权行为,为企业健康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把“落实”作为最高准则和终极目标,对现有的工作程序和各项制度进行梳理,形成早会制、领导督办制、现场调研办公制,坚定不移地抓好执行落实,做到执行迅速、落实有力。
在实现科学发展、推进转型跨越成为全省上下共识的关键时期,中煤金海洋公司也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带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与厚望,做好了二次创业、二次发展、二次腾飞的准备。在今年的该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波的工作报告上明确写着:“未来五年,公司将紧紧抓住国务院设立山西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历史机遇,着力实施‘投资500亿元、销售收入500亿元’的‘双500亿’工程,以打造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安保型矿井示范区为目标,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支柱产业多元化、能源转型清洁化、高碳产业低碳化的发展方针,全面培育煤、电、镁合金深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四大支柱产业,努力建设基础牢固、优势突出、结构合理、运转高效、低碳循环、安全发展的大型能源旗舰企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煤金海洋公司必将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不断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步伐,为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和再造一个新山西作出新的贡献。(来源:山西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