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中国能源报:把脉煤价上涨 国企为何减产
日期:2014-01-07   信息来源:中煤集团

 

201310月以来,国内持续疲软的煤炭市场出现明显回暖。但是,日前却传出关于陕西省内国有重点煤矿产量环比下降10%的消息,而陕西当月全省原煤产量环比增长13%,其中地方矿环比大增37%。从上述数据上看,在11月煤炭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当地国企的表现的确有点反常。
                                        
煤价涨,产量降
   
据了解,陕西省煤管局日前发布的11月份煤炭供给情况显示,在国有重点煤矿当月原煤产量环比较大幅度下降,累计产量同比小幅增长;地方煤矿当月原煤产量环比大幅增长,累计产量同比小幅增长。其中,央企神东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陕煤矿当月原煤产量环比小幅下降,累计产量同比大幅增长。
数据显示,11月份陕西省煤矿生产矿井开工162处,环比减少1处,当月原煤产量环比增长13.02%。其中,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当月环比下降10.13%,增速由10月份提升0.06个百分点逆转为较大幅度下降,环比由升变降;地方煤矿原煤产量当月环比增长37.25%,增速由10月份下降3.54个百分点逆转为大幅度提升,环比由降变升。央企神东煤炭公司在陕煤矿原煤产量当月环比下降5.37%,增速由10月份提升0.06个百分点逆转为小幅下降,环比由升变降
   
在价格方面,陕西省煤管局表示,当月省内煤炭市场交易价格初步企稳回升。据了解,11月份陕西各煤炭主产区统计内商品煤价格企稳、上扬是主基调。在政策利好和季节性因素的支撑下,陕西省煤炭主产区煤炭价格走势良好,除过部分煤种价格企稳盘整外,其他商品煤价格均呈现不同幅度上扬,价格上调幅度在8/吨至80/吨之间,增幅3.5%22.2%之间。
                                        
或因计划产量
   
涨价时却减产,有悖于常理,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汾渭能源煤炭分析师曾浩认为:价格下跌时减产,价格上涨时增产,这个才是市场的正常规律。而国企有时候却正好相反,价格下跌时增产,价格上涨时减产,这是反市场的。究其原因,中小企业优先考虑的是利润,而国企优先考虑的是计划完成量。过于超量或者没完成,都不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另据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介绍:煤炭国企考虑到集团整体生产规划,以及生产安全和下一年度产量的确定等方面的原因,一般都会老老实实地按计划完成一整年的计划量,而不会过多的增加计划外产量。他说,同样的理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在价格下降时为何国企并没有急于减产,仍然在继续生产,而地方其他企业则自由决定减产或停产。因为国企更看重按部就班地完成生产计划。
   
另外网友我的煤炭也从侧面给出了一个产量下降的原因。他发帖子称,年底煤企均有检修惯例,检修时间多为5-7天。作为煤企年底这几天保安全是最重要的事,不论是完成全年任务还是未完成,都会缩减产量确保安全。
关于上述检修因素,曾浩认为:这的确会有影响,但是年底缩减产量保安全对于国企和地方企业来说都是一样的。据他介绍,其它的影响因素还有重大安全事故,但是这一情况在11月份陕西省并未发生。
  
此外,据了解大集团减产并非普遍现象。在11月份,陕西省内的大型国企在减产,但是山西省内的却在增加产量,其中神华集团增产了,但是中煤集团却减产了。后两个月是增还是减,会因为此前目标产量的完成情况,各个地方会有所不同。曾浩说。
                                      
或为维持市场价格
   
不过也有人士对此问题持不同观点。卓尔德环境研究与咨询首席能源经济师张树伟表示:个别地区的个别企业可能有计划产量这方面的考虑。但是就整个行业而言,我倾向于认为所谓的计划产量从来就不是可置信的。在煤炭产量统计方面,不同来源差别非常大,这也是部分原因。这是实证方面的判断。记者了解到,比较201310月和11月陕西全省煤炭主要指标情况可以发现,10月份统计的国有重点煤矿矿井数为42处,而在11月份统计的为39处。对此,陕西省煤监局并未给出详细原因。
   
张树伟认为:需求不旺,大企业拼了命的生产占据市场份额,只会导致价格进一步如瀑布狂泻,而需求起不来多少,总利润反而会减少更多。其策略不如自己限产,使得市场价格维持住,让小企业搭个便车。大企业丢失少量的市场份额,但是利润起码比前者多。他说,大企业的成本,就国内而言,肯定是低于小企业的,不在于其规模经济,在于其出身。大企业具有更大的市场力。在需求不旺的情况下,为了维持市场价格限产,从而让小企业得利,这是符合双方利润最大化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