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安全环保工作 / 安全生产
2023年安全生产工作
日期:2024-06-30  

2023年,中国中煤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安全生产决策部署,压实安全责任,细化安全管理,强化现场落实,严格监督检查,有力推动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安全管理强化年等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百日攻坚等重要活动,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向好。

◎关口前移,超前预控重大安全风险

强化重大风险超前预控。每季度组织评审15家煤矿企业安全风险报告,分级分类动态落实管控措施。

提升重大风险监测预警水平。建立煤矿安全风险智能监测预警平台和煤化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实现重大风险智能监测、实时预警、综合分析、管理跟踪。

重点加强高风险单位管控。研究确定了5家重点关注企业和22个“不放心”单位,层层约谈、加强管控;对53个高风险基层生产单位进行包保,开展安全包保检查,及时解决现场安全问题。

加强专业会商。成立7个专项工作组,对安全重点单位开展专项工作100余次;召开“三分离”,防火管理,煤矿“一通三防”、机电运输、冲击地压防治,煤化工及电力板块业务专题会议,解决了一批安全生产重大问题。

◎加大力度,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

强化重点时段安全监管。3月份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督导”,9月底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百日攻坚,确保了“两会”、国庆及重大活动期间安全生产。

强化重点单位安全督导。建立常态化安全督导机制,每季度对所有生产企业、“不放心”单位督导全覆盖。

强化安全生产专题活动。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安全生产月”活动和露天煤矿安全生产、燃气安全风险、载人装置、机电运输、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营造安全生产高压态势。

组织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逐级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工作组,每月对所属矿(厂、处、中心)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情况全覆盖检查,逐一建立清单台账,全部整改闭环销号。

◎多措并举,促进安全履职能力提升

大力改进作风。组织开展集团公司首次安全生产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整治,有力改进安全生产领域工作作风。

推进安全评价。对14家煤矿企业、5个煤化工单位分别开展安全业绩评价、安全审计与评价,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成立专项工作组跟踪督促问题整改,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加大奖惩力度。强化重奖重罚,对实现安全生产目标的,A1类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奖励由21万元提高到41万元、增加约1倍;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由最多扣罚40万元提高到最多扣罚120万元、增加2倍,2023年累计兑现二级企业负责人安全目标薪酬4723.8万元。

精准科学追责。2023年,给予发生事故的二级企业7名负责人警告、记过、记大过处分,给予包括矿(处)长在内的13名矿领导班子成员免职、撤职处理。

◎夯实基础,推进安全长效机制建设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各单位修订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6000余个、安全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800余项。

提升全员素质水平。组织开展所属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煤矿矿长等300余名关键人员安全专题培训班3期,各单位共组织安全脱产培训3400余期,培训人员16.1万余人次。

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全年安全投入59.33亿元,同比增加54.5%;淘汰落后、更新升级装备970台套,同比增加218%;优化减少采掘工作面和生产系统34个,同比增加1倍;7家企业达到特级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2023年累计兑现二级企业标准化奖励2270万元。

加强煤矿智能化建设。聚焦“减人、增安、提效”目标,累计建成智能化煤矿28处、智能化选煤厂9个、智能化综采工作面142个,368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及远程控制,累计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超6000人。

深化科技保安。实施安全领域科技攻关项目300余项,有效支撑安全高效生产。实行“无监控不作业”,全面推进视频AI“反三违”平台建设,实现重点场所全覆盖,“反三违”成效明显。六是提升应急能力。各单位组织应急演练4700余次,参与10.2万余人次,汛期极端天气主动提前撤人8500余人次。

◎以人为本,持续加强职业健康工作

不断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各项管理制度,落实职业病防治全员责任制,加强全过程监督管理,不断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深入普及职业危害防治知识,认真开展以“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为主题的《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逐步提高职工职业健康观念、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定期对企业职业健康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风险隐患,落实整改措施,确保检测、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防控职业危害;组织职工进行年度职业健康体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职业病,把关注职工身体健康落到实处。

相关文章